以下是粉体振实密度仪的样品准备与测试步骤:
一、样品准备
样品采集
从待测的粉体材料中,使用合适的取样方法获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。对于大规模生产的粉体,可使用取样器在不同部位、不同深度多点采样,然后混合均匀,确保样品能代表整体物料的特性。例如,在生产批次较大的粉体原料仓库中,从上、中、下三层各取若干份样品,混合后作为测试样品。
注意避免在取样过程中引入杂质,保持样品的纯净度。如果粉体表面有结皮、受潮等情况,应先将表面处理后再取样。
样品预处理
根据粉体的特性,可能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。如果粉体含有较大块状物或团聚物,需要先进行粉碎或过筛处理,使其能均匀地填充到测量容器中。例如,对于一些结块的化学试剂粉末,可先使用研钵轻轻研磨,再通过适当目数的筛子进行筛分。
对于受潮的粉体,要进行干燥处理,通常可以采用烘干法。将样品放置在恒温干燥箱中,在适当的温度(如100 - 105℃)下干燥一定时间(如2 - 4小时),以去除水分对密度测试的影响。但要注意,干燥温度和时间不能过高或过长,以免引起粉体性质的变化。
对于磁性粉体,要在预处理过程中尽量减少磁场对其的影响,防止颗粒因磁场作用而团聚,影响测试结果。
二、粉体振实密度仪测试步骤
仪器准备与校准
将振实密度仪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,确保仪器水平且固定牢固,避免在测试过程中因振动或晃动而影响测试结果。
检查仪器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无损,如振实装置的敲击部件是否能正常运动、测量容器是否干净无破损等。
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书,对仪器进行校准。这可能包括对振实高度、振实次数、测量体积等方面的校准。例如,通过使用已知密度的标准物质(如标准石英砂)来校准测量容器的体积,确保测量的准确性。
样品装入
根据测量容器的大小和形状,确定合适的样品装入量。一般来说,样品应适量填充测量容器,既要保证在振实过程中有足够的空间让颗粒重新排列,又不能过少导致测量不准确。通常,样品填充至测量容器体积的1/3 - 1/2为宜。
缓慢地将预处理后的样品倒入测量容器中,避免样品洒出或产生堆积不均匀的情况。可以使用漏斗辅助加样,使样品能均匀地分布在容器底部。
振实操作
设置好振实参数,包括振实高度、振实次数和振实速度等。这些参数会因不同的粉体特性和仪器型号而有所不同。例如,对于粒度较小、流动性较好的粉体,可以选择较低的振实高度和较少的振实次数;而对于粒度较大、容易团聚的粉体,则需要较高的振实高度和较多的振实次数来打破团聚。
启动振实装置,让测量容器按照设定的参数进行上下振动或敲击。在振实过程中,观察样品的表面情况,确保颗粒在不断地重新排列和紧实。振实完成后,停止振实装置。
体积测量
振实完成后,等待样品静止一段时间,使颗粒稳定下来。然后,读取测量容器中样品的体积刻度。有些粉体振实密度仪是通过直接读取容器上的刻度来确定样品体积,而有些则是通过传感器等电子元件来测量体积并显示在仪器屏幕上。
如果使用的是带有传感器的仪器,要按照仪器的操作指南正确读取和记录体积数据,确保数据的准确性。
质量测量与计算
将装有振实后样品的测量容器放在天平上,精确称量样品的质量。天平的精度应符合测试要求,一般要求能精确到0.1mg或更高。
根据测量得到的样品质量和体积,按照密度公式(密度 = 质量/体积)计算粉体的振实密度。记录计算结果,并根据需要进行多次平行测试,取平均值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。
